和周總理握手的美國女孩 50年後和樑戈亮隔空打球

在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紀念活動中,樑戈亮戴上VR眼鏡打了一場虛擬乒乓球賽,“球檯”的另一端是遠在大洋彼岸的一位美國老人——曾經的美國乒乓球隊隊員朱蒂·霍爾弗羅斯特(Judy Hoarfrost)…

內容導覽: 美國,中國,中國,美國

在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紀念活動中,樑戈亮戴上VR眼鏡打了一場虛擬乒乓球賽,“球檯”的另一端是遠在大洋彼岸的一位美國老人——曾經的美國乒乓球隊隊員朱蒂·霍爾弗羅斯特(Judy Hoarfrost)。虛擬的畫面博得了北京現場嘉賓的熱烈掌聲,這樣的掌聲在50年前的北京也曾經讓朱蒂激動。和老朋友樑戈亮一樣,朱蒂也是“乒乓外交”的親歷者。“儘管已經過去了50年,那次去中國的經歷仍然讓我記憶猶新,它影響了我的一生。”朱蒂如是說。

1971年4月,跟隨美國隊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31屆世乒賽的朱蒂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到,隊友卡恩的一次“搭錯車”竟會成為改變自己乃至整個世界的大事件。朱蒂當時是美國隊最年輕的隊員,這次訪華的機會原本沒有輪到她。在當時很多美國人的心裡,踏足中國是一件“危險”的事。朱蒂曾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回憶,有位男隊友說因為護照出了問題不能去中國,而一位女隊友則說自己要去夏威夷看朋友。最終讓位給朱蒂的是另一名女隊友,她的理由是支付不起900美元的保證金。

機會降臨,15歲的朱蒂緊張又興奮,因為未成年,這個決定需要父母來做。朱蒂的父母都是老師,他們並不覺得女兒去中國會有什麼危險,反而認為這是一次對孩子進行特殊教育的好機會。於是,朱蒂和另外14位隊友以及工作人員就這樣成為第一批踏上新中國國土的美國人,在少女朱蒂的眼中,這將是一次“有趣的冒險”。

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和周總理握手的美國女孩 50年後和樑戈亮隔空打球 1

來中國之前,朱蒂在學校裡學過一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但當她真的來到這片神祕的土地時,一切仍然顯得那麼新奇。“我們穿著牛仔褲、T恤和風衣,走在北京的街上,很多人好奇地看著我們。街上到處都是自行車,沒有高樓。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穿的衣服不是灰色就是藍色,胸前都佩戴著毛主席像章。當我跟他們打招呼時,他們都很害羞,只是微笑。”

朱蒂和隊友們在中國訪問了8天,從北京到上海再到廣州,打了幾場“對手沒有拿出真正實力”的比賽,也參觀了很多名勝古蹟,但讓她印象最深的還是在人民大會堂見到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和美國隊員們一一握手,而15歲的朱蒂和周總理握手的畫面被美國記者記錄下來,轉天便登上了各大媒體。一夜之間,朱蒂發現自己成了名人,因為她正是中美之間關閉了22年的大門重新打開的重要見證者。多年以後回憶起來,朱蒂眼前還能浮現出“充滿智慧和魅力並且善解人意”的周總理的樣子,而那一次握手則被她視為“生命中最值得記憶的部分”。

結束訪華回國後,朱蒂和夥伴們成了炙手可熱的新聞人物,接受採訪、上電視、寫書撰文、四處演講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她把自己在中國的親眼所見講給美國人聽,她告訴自己的同胞中國人生活得很好,雖然仍舊有很多人並不相信,甚至嘲笑她說假話,但至少她自己瞭解了什麼是偏見,什麼又是接納。

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和周總理握手的美國女孩 50年後和樑戈亮隔空打球 2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和周總理握手的美國女孩 50年後和樑戈亮隔空打球 3

誤打誤撞成為“外交官”的朱蒂從此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在此後的50年間數次到訪中國,很多次紀念中美“乒乓外交”的活動中都出現了朱蒂的身影,而她經營的乒乓球器材公司也與中國有著很多生意上的往來。每一次來到中國,這裡的飛速發展都讓朱蒂耳目一新,她說,正是15歲的那次中國行讓她意識到要懷著開放的態度看待世界。“世界上有著不同的文化、觀點和政治制度,不同國家的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並不一樣,不能認為自己熟悉的觀點就是理所當然正確的。這個想法伴隨了我的一生。”

50年過去了,當年訪華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15人中只有5人仍在世,而當年團隊裡的“老么”朱蒂也已經是一位花甲老人,但她最喜歡在人們提起那段歷史的時候這樣介紹自己:“是的,我永遠是那個去過中國的女孩。”

(乒乓世界)

關鍵字: 美國 中國 中國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