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7年 小夥跑完5公里迷你馬拉松
章洪(右一)跑完5公里迷你馬拉松後,給林慧慶教授發來的紀念照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提供。跑完迷你馬拉松給醫生“報喜”…
內容導覽: 馬拉松,馬拉松
章洪(右一)跑完5公里迷你馬拉松後,給林慧慶教授發來的紀念照片。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提供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寧亞飛 記者王春嵐)“我跑完了‘迷你馬拉松’!”4月20日,肺移植專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胸外科林慧慶教授收到一份特殊禮物:曾接受肺移植的武漢小夥章洪(化名),近7年來在她指導下進行康復,恢復得很順利,今年4月參加了5公里迷你馬拉松,特意發來自己的照片,一起分享重生的喜悅。
肺移植小夥
跑完迷你馬拉松給醫生“報喜”
2014年,年僅24歲的章洪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導致支氣管擴張,肺囊腫氣腫多發性肺大皰,咳嗽發燒不止、呼吸困難。經過醫療團隊評估,他接受了雙肺移植手術。
肺移植術後的康復之路漫長,章洪找到林慧慶教授,此後7年一直在她的指導下進行康復。林慧慶根據章洪的身體情況、心理狀況、居家環境和飲食習慣,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家庭康復計劃,章洪身體情況逐步穩定,恢復了正常工作與生活。
今年4月,章洪決定進一步挑戰自己:參加在江蘇無錫舉行的一場馬拉松比賽。在醫護人員的全程陪護下,他與11名肺移植術後患者組成“肺移植”跑團,順利完成了5公里迷你馬拉松,開心地給林慧慶發來賽後照片“報喜”。
對於章洪的完全康復,林慧慶教授很欣慰。她介紹,肺移植患者在術後需終生服用免疫抑制劑來防止排斥反應,迫切需要有個性化的藥物管理、治療和終身護理計劃,並堅持完成康復鍛鍊,幫助控制血壓、管控心理壓力,增強身體機能。
還有肺移植患者
每天上下班騎自行車1小時
在老百姓心目中,器官移植是大手術,術後得好好“養著”。章洪做完肺移植手術,還能跑5公里迷你馬拉松,令人感覺驚異。

“儘早評估、手術,術後規範隨診,即使是肺移植患者,也能像普通人一樣工作、生活、鍛鍊。”指導章洪康復的林慧慶教授說,她主刀做手術的患者,有人每天上下班騎自行車1小時,狀態也很好,“只要不放棄希望,配合醫生定期隨訪,就能爭取到更高的生活質量”。
術後第二年,經過醫生許可,章洪開始進行體育鍛煉,先是快走200米,接著逐漸加量,直到可以跑滿5公里。近兩年,章洪每週都會跑步數次,有空還會去爬山,他跑5公里的最高紀錄是29分鐘。
“順利康復的祕訣是:多聽醫生的話,按要求吃藥、康復。”章洪告訴本報記者,器官移植患者面臨排異和感染等風險,日常生活中需要好好維護身體。這幾年來,他和林教授成了好朋友,平時會在微信上聊天、開玩笑,遇到小感冒或是身體不適,他就第一時間找林教授指導用藥、調理,康復過程中幾乎沒有出現較大波折。與術前狀態相比,現在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他覺得自己很幸運。
作者:王春嵐
來源:武漢晚報
關鍵字: 馬拉松 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