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跑媽陳為芬:二胎母親的馬拉松傳奇

連續兩個“馬拉松週末”過後,陳為芬的名字從一眾冠軍選手和奧運資格選手之中脫穎而出,闖進了中國跑圈的聚光燈之下。相比於職業選手,這位中國跑圈“業餘一姐”的成績或許不算太搶眼,但她的故事卻足夠傳奇——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兼顧跑步和帶娃,用自己的經歷證明“懷孕女性也可以科學運動”…

內容導覽: 馬拉松,跑步,馬拉松

陳為芬在比賽中。 本文圖片來源:RUN100871

連續兩個“馬拉松週末”過後,陳為芬的名字從一眾冠軍選手和奧運資格選手之中脫穎而出,闖進了中國跑圈的聚光燈之下。

兩週之前,她在“世界田聯精英白金標賽事”廈門馬拉松上跑出了“236”的好成績,贏得亞軍,並且刷新了自己的個人最好成績(PB);而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她又再次刷新PB——跑出了2小時35分18秒的成績,成為了首屆淮安馬拉松的第一位女子冠軍。

相比於職業選手,這位中國跑圈“業餘一姐”的成績或許不算太搶眼,但她的故事卻足夠傳奇——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兼顧跑步和帶娃,用自己的經歷證明“懷孕女性也可以科學運動”。

她每天凌晨四點“打卡”訓練,風雨無阻;為了控制體重開始跑步,卻練成了距離奧運達標只差7分鐘的“大神”。

陳為芬衝過淮安馬拉松終點線。

背靠背刷新PB的“冠軍跑媽”

以2小時36分18秒的成績衝過廈門馬拉松的終點線後,贏得亞軍的陳為芬對著媒體的長槍短炮留下了這樣的話,“廈馬跑得我並不滿意。”

在陳為芬的身前,她的日照老鄉焦安靜比她快了48秒衝過終點,奪下了這項“白金標賽事”的冠軍,而這一成績在陳為芬看來,是完全可以觸碰到的。

“按照這3個月冬訓的情況,我認為234到235之間是我比較滿意的結果。”

一位同樣來自北大“霸氣妖”跑團的跑者在廈馬之後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還可以跑得更快,因為她的能力早就超過了這個成績了。”

於是乎,4月18日的首屆淮安馬拉松上,“背靠背”參賽的陳為芬就說到做到。

從比賽一開始,穿著北大100871跑團“北大紅”團服的陳為芬就一路領先,並且在距離終點還有幾百米處開始強勢加速。最終,她以2小時35分18秒的成績贏得了女子組的冠軍,並且再次刷新了自己的PB。

馬拉松是一項挑戰身體極限的耐力運動,每一場比賽對身體都是巨大的消耗,即便選擇挑戰“背靠背”的賽程,很多跑者出於身體狀態的考慮,都會選擇放棄其中一場的成績。

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冠軍跑媽陳為芬:二胎母親的馬拉松傳奇 1

然而,陳為芬卻越跑越快,兩次刷新PB之間只相隔了7天時間,這是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挑戰。

也就是在奪下這個女子冠軍之後,原本在跑圈裡就小有名氣的陳為芬開始被更多人關注到——特別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個頭銜。

陳為芬在去年3月14日才剛剛迎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而在備孕和懷孕期間,陳為芬始終沒有停止跑步訓練。按照北大跑團成員的話說,“我們很多人都是從她分娩的朋友圈才第一次知道她原來懷孕了”。

就在第二胎出生後42天,陳為芬就又穿上了跑鞋開始恢復訓練,4個月減重了30斤,然後通過1個月的系統訓練,就在日照半馬的“復出之戰”中贏得了亞軍。

而在此期間,她沒有刻意控制飲食,也完全保障了孩子的哺乳。

陳為芬(右三)與跑團成員在一起。

“凌晨4點”的傳奇

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冠軍跑媽陳為芬:二胎母親的馬拉松傳奇 2

陳為芬在跑道上的傳奇故事,其實在她生下第二個孩子之前就已經開始書寫了——她從初識馬拉松到距離東京奧運會達標差7分鐘,只用了4年時間。

按照北大跑團為陳為芬撰寫的人物故事裡介紹——2017年,為了控制體重,在嘗試一段時間不吃晚飯未果以後,陳為芬才轉而選擇了跑步,“過了三十歲以後,能感覺到身體代謝明顯變慢,我試過節食,但沒有什麼效果,也確實不健康”。

然後在2017年夏天,陳為芬在師兄劉柏才的介紹下,加入了北大100871跑團。也就是在正式接觸了“跑馬”這項運動之後,陳為芬開始從跑步中感受到“那種純粹的熱愛和快樂”,甚至留下了一段屬於她的“凌晨四點”的傳奇。

2019年,當陳為芬懷上第二個孩子之後,她停下了系統的馬拉松訓練,但沒有停下跑步這件事。

北大的“霸氣妖”跑團一直有每個月的打卡要求,原則上懷孕、傷病等特殊情況的成員可以申請缺卡,但陳為芬在備孕期間卻從未缺席。用陳為芬自己的話說,“跑團每月打卡的要求其實並不高,快走也都能達到。”

不過,就在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之後,陳為芬生活裡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操持——大的孩子上初中需要照顧,小的孩子還要餵奶。對於很多女性跑者來說,家庭的瑣事會佔用她們曾經跑步訓練的時間,於是她們就逐漸淡出了跑圈,但陳為芬是個特例。

“時間都是擠出來的。”這也就是陳為芬為什麼可以在生產後的4個月減重30斤,並且再通過1個月的訓練贏下日照半馬的亞軍,“早上4點是唯一屬於我的時間。”

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冠軍跑媽陳為芬:二胎母親的馬拉松傳奇 3

那段日子,無論風雨,每天4點,陳為芬都會起床跑步。北大跑團裡,有個太陽升起前跑步打卡叫做“種太陽”的小組織,其中有6點起床一週跑3次的,有6點半起床一週跑5次的,而陳為芬是4點起床一週“全勤”打卡的。

即時體育運動新聞 冠軍跑媽陳為芬:二胎母親的馬拉松傳奇 4

說起“凌晨4點”的故事,陳為芬把日復一日的堅持歸功於跑團成員的相互督促。但對於跑團其他成員來說,恰恰是陳為芬的堅持成了所有人的動力。

跑團成員蘇守春就深深為陳為芬的堅持和熱愛所感動,同時也經常提起“凌晨4點”的這段傳奇故事,“日照的道路上,為了節約電力通常只有一半的路燈亮著,那時只有些許月光、星光和微弱的燈光陪著陳為芬一起穿越一個個街道。”

後來,有早起的人發現了經常晨跑的陳為芬,擔心燈光太暗發生交通事故,就打電話給市長熱線,請相關部門4點把陳為芬經常跑步的那條路的路燈打開,而此後,這條路每到4點路燈就會完全亮起……

每個月的訓練量都是500公里

所有的成功背後都離不開“堅持”這個重要因素,陳為芬的傳奇故事亦是如此。

事實上,陳為芬追求個人成績的道路並不順暢。彼時,她在自己的第一個馬拉松賽季結束後這樣總結:“剛開始跑馬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實力,跑了半年多還是3小時出頭的成績,覺得好像也就這樣了。”

但這份堅持,終究幫她從量變到了質變。

2020年的馬拉松賽事被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得支離破碎,但陳為芬卻在這一年跑出了自己的好成績——2020年10月4日,在山東名將李少壯組織的莒南半馬中,陳為芬跑出了1小時21分09秒的成績;而就在5天之後,同樣是“背靠背”比賽,陳為芬把自己的成績提高到了1小時19分47秒。

有意思的是,那場比賽戰勝陳為芬的還是焦安靜。

而回到全馬賽場,去年11月15日,陳為芬在舟山群島馬拉松賽上以2小時44分55的成績獲得了女子第二名,首次登上全馬領獎臺;半個月後的2020年11月29日,陳為芬在上海馬拉松再次提速,以2小時37分41的成績一舉斬獲了女子第三名,並且一舉將PB刷新了7分鐘。

去年兩個重要比賽的名次,讓身為業餘跑者的陳為芬有了更多的想法——追趕奧運會的成績目標,於是她下定決心,“必須得認真準備了”。

根據北大跑團對陳為芬的採訪,在制定2020-2021年冬訓計劃過程中,陳為芬與跑團的一些師兄師姐進行了深入溝通,訂下了相當專業的備戰計劃。

在2021年1月至3月間,她每個月的訓練量都保持在450公里到500公里,維持了相當高的訓練水準。

也正是堅持完成了這樣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強度訓練以及她的堅定信念,幫助陳為芬一路提速,成績也在不斷提高,最終站上了淮安馬拉松的最高領獎臺。

或許陳為芬沒有機會站上奧運舞臺,讓她的故事被更多熱愛這項運動的人知道,但她的成績卻在不斷接近著奧運標準。

更重要的是,陳為芬還要繼續奔跑,帶著“兩個孩子媽媽”的頭銜,繼續著她口中那段“不可思議的旅途”。

關鍵字: 馬拉松 跑步 馬拉松